恒定性與活態流變性是非遺傳承的規律。一方面,非遺不是一個個體可以隨意改變的,它世代相傳,具有一定的恒定性。比如剪紙,須是手工,剪紙有技巧、作為主體的傳統題材和表現寓意在里面,不能隨意改變;另一方面,整個傳承過程又不是凝固不變的,它是在繼承和創造的統一性中發展,每一個傳承人都會把他的當代審美體驗賦予到其創作之中,還以剪紙為例,我們看今天年輕人的剪紙和他祖輩的剪紙、和一百年以前的剪紙在形態上已經有了變化,題材上有了拓展,但手工不能變。這就是非遺傳承的恒定性與活態流變性。把握好這個傳承規律是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科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重要的保護就是讓它按照自身這種恒定性和活態流變性的規律去自然演變,就是保護它、尊重它,讓它能夠按照其自然發展的規律去自然演變。
在此,要防止兩個方面的傾向:一是人為地干預、改變它按照自身演變規律自然演變的進程(往往是從外部的管理),如認為某個項目比較傳統、或者陳舊,而加以干預,這種干預改變了它的恒定性;二是使之靜止、凝固不再發展,認為非遺就要原封不動不能改變,祖輩做的是什么樣今天就要是什么樣,這兩點都不符合非遺傳承的規律。